最近,细心的朋友们可能发现,咱们中国本土的中华田园犬,迎来了一波“解禁潮”。广州、深圳、长沙等多个城市,纷纷把中华田园犬从禁养名单里移除,这一消息,让不少爱狗人士欢呼雀跃。这背后,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

曾几何时,中华田园犬被不少城市列入禁养名单。原因嘛,主要有这么几点。专家们觉得,田园犬基因不太稳定,不像那些经过严格筛选培育的宠物狗,它们的后代性格、体型啥的,不太好预测。还有,田园犬过去大多在农村散养,想要给它们规范化饲养,办证、打疫苗这些,难度比较大。再加上田园犬领地意识强,容易对陌生人产生攻击性,又经常在外面跑,感染病毒的风险也高。所以,为了城市的安全和卫生,很多地方选择把它们“拒之门外”。
但是,这样的“一刀切”政策,真的合理吗?中华田园犬可是陪伴了咱们中国人几千年的老伙计,从农耕时代起,它们就帮忙看家护院,在农村那可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如今,城市化进程加快,它们却被贴上了“危险”的标签,这让很多人心里不是滋味。

好在,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。广州在2025年1月发布通告,取消了中华田园犬的禁养令;深圳早在2024年11月就率先解禁;2025年6月,长沙也经过热烈讨论,决定把中华田园犬移出《危险犬只目录》。这一系列的转变,意味着什么呢?
从管理角度来看,这是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、人性化的体现。过去简单粗暴的禁养,并没有解决城市养犬的所有问题,反而导致大量田园犬被遗弃,变成流浪狗,给城市带来了新的隐患。现在解禁,配套出台一系列管理措施,比如要求养犬人办证、打疫苗、牵绳等,既满足了人们养犬的需求,也保障了公共安全。
